只为留给子孙青山绿水-凯发k8娱乐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凯发k8娱乐官网 -> 机关建设 -> 学习资料
只为留给子孙青山绿水
2016-08-12 08:02:21   来源:华兴时报

马天英   赵甲强

西吉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全县土地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层叠,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极度贫乏。降水量极少,境内水源极度匮乏,人畜饮水靠自然降水,是靠天吃饭。近几年,这种情况已大为改观,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降水多了,山绿了。前几天与一位在固原工作多年的湖北籍医生闲聊时,他也有此看法:“20世纪90年代,每到春天黄沙漫天,几乎不怎么下雨,现在雨也多了,风沙也少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效果显而易见。”我作为亲身参与了西吉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人,听到这些话,心里高兴,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在不经意间最真实的言论,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初,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我们是能够理解的,如果一块地用来种植小麦或经济作物,当年就可以见到收益,而将这块地种上树,或许10年之内都没有明显的收益,而它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们这代人可能无法受益其中,但对子孙后代来讲,是利在千秋的事。退耕还林实施的第一年,在偏城乡下堡村有1000多亩的退耕还林规划地,当时群众的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些群众情绪很激动,与我们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那就是如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退耕任务。那些天,我们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怎样做这些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是很朴实的,经过我们一遍遍反复地做工作,他们最终认识到了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以及给他们和子孙带来的实惠,下堡村的退耕任务也得以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退耕还林工作的艰辛,但也更坚定了我们对这项事业的信心。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划,让他们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当时就一个信念,无论在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定的投身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

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西吉县历经试点示范、全面启动、大规模推进、结构性调整和巩固提高五个阶段,建成区域覆盖全县19乡镇262村,受益群众达到4.9万户25.1万人,截至201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造林68.2万亩、荒山造林50.9万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明显。截至2013底累计兑现退耕还林工程补助粮款折合现金1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享受2300元,退耕农户人均享受3900元,稳定增加了退耕农户的家庭收入。二是社会效益良好。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由实施前的1111调整到现在的951,逐步趋于合理。同时通过工程的实施,有3万多个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三是生态效益显著。土壤侵蚀明显减慢,林木覆盖率由实施前的8%提高到了现在的30%以上,工程实施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我们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整地全部采用高标准旱作径流整地模式,退耕坡地、荒山主要采用“16542”、“16543”水平沟整地模式,沟坡、零碎地块主要采用大鱼鳞坑整地模式;林种布局上东北部土石山区营造以沙棘、山桃、落叶松为主的水源涵养林,中西部黄土丘陵区营造以山杏、山桃、杞柳、柠条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栽植时广泛采用截杆深栽、埋土防寒等技术。这些经验为我们日后更好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事实证明,退耕还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退耕效果逐渐显现,特别是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西吉县近些年来降水量明显增加,苍凉的荒山遍布树木,生机盎然,前些年已经看不到的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重现身影。最主要的是群众思想观念得到了巨大转变,由当初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现在变为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力拥护,群众成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忠实践行者、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行者。

我们的事业是未竟的,退耕还林这条路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作为林业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这项事业继续下去,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向历史、向后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简介:马天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业工程师;赵甲强,西吉县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